当前位置:» 首页 数字经济 >

【稿费】日本“加息”,美国收割逻辑

2023-07-30 13:37:46 来源:个人图书馆-大白话时事

今天是7月最后一个周五。

后面我会把每个月例行一次的催稿费放在每个月最后一个周五。


(资料图)

之前是周六催稿费,现在改为周五。

我不接软文广告,稳定收入来源主要就是靠大家自愿赞赏的稿费,所以我会每月底例行提醒一次稿费。

大家可以在本文末尾赞赏,作为过去一个月文章的稿费支持,自愿原则,多谢支持!

(1)日本央行变相加息

本周是超级央行周。

美联储在周四凌晨再度加息25基点,还有日本央行在今天也是变相把长期利率从0.5%,提高到1%。

这两件事情,其实对下半年的全球金融投资,是有一些风向标影响,是我们不管做什么投资,都需要注意的。

先来说说日本央行变相加息的事情。

7月28日,日本央行宣布,将长期利率的上限定为0.5%的同时,提出根据市场动向允许在一定程度上超过0.5%。

这话首先就有很强烈日本特色的变扭感。

一边说把长期利率上限定为0.5%,然后又一边说允许长期利率一定程度上超过0.5%。

这里说的长期利率,就是指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。

日本央行还决定将以0.5%的收益率无限制在每个交易日买入10年期国债的“连续限价购债制度”的收益率提高至1%。

这实际上意味着,日本央行是变相把长期利率从0.5%,提升到1%,属于变相加息。

只不过,日本央行仍然找补说,“会通过连续限价购债等措施遏制超过1%的快速利率上升。”

意思是,虽然日本央行把日本长期利率上限从0.5%,提升到1%,但会通过印钞购债的方式,尽量减缓这个长期利率上升的速率

日本央行不会让10年期日债收益率,一口气就从0.5%,快速上升到1%,但允许10年期日债收益率,在一个时间范围内,慢慢上升到1%利率。

并且,日本央行在变相加息的同时,仍然维持无限量化宽松的框架不变。

也就是日本央行仍然会通过印钞购债的方式,把日债短期利率设为负0.1%,并且长期利率诱导至0%。

只不过,虽然日本央行仍在印钞购债,但长期利率已经突破0.5%,开始朝1%挺近,远高于日本央行所谓长期利率诱导至0%。

之所以不得不再次放松对日债收益率曲线的控制,主因还是日债抛压太大。

如果日本央行全部印钞买下,日元贬值压力会更大。

所以,主要是日元汇率贬值的压力,促使日本央行再次放松对日债收益率曲线的控制。

日本这个收益率曲线控制,简称YCC,就是确保日本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能维持在0利率附近。

而日本控制收益率曲线的方法,跟美联储一样,就是通过印钞购债的方式实现。

由于债券收益率和价格是反向关系,债券买的人越多,那么价格升高,收益率就会下降。

当日本央行无限印钞购债的时候,就可以压低债券收益率。

但是,去年由于美联储激进加息,导致日元大幅贬值,同时由于美国和日本的利率差过大,导致大量资本抛售日债回流美国,从而又加剧日元贬值。

这个过程里,日本央行为了确保日债收益率在0附近,就得海量印钞购债,把市场的抛压全部接盘,这同样也会加剧日元贬值,形成恶性循环。

所以,即使日本央行一再承诺会无限购债,但仍然屡屡被市场打破底线,不断调高10年期日债收益率的控制上限。

最早,日本央行是承诺会把10年期日债收益率控制在0.1%以内。

后来受不了,就上调到0.25%。

然后去年12月,日本央行则把长期利率上限从0.25%,又上调到0.5%。

而这一次,虽然日本央行则相当于又变相这个长期利率上限,上调到了1%。

日本央行这样做,主要就是日债抛压过大,以及日元贬值压力,其根源也是美联储的激进加息。

因为日美利差过大,自然导致日债抛压增加,进而增加日元贬值压力。

这跟最近我们汇率贬值的原因是一样的,都是因为这个利差过大。

而日本跟我们不同的是,日本在维护汇率稳定上,并不像我们那样弹药充沛。

由于日本央行是可以无限印钞购债,所以理论上,不考虑汇率因素,再大的市场抛压,日本央行都是有能力照单全收。

但问题在于,那样一来,日元汇率就会崩盘。

而日本的外汇储备里,88%是都跑去买了美债。

日本外汇储备去年有过一波大幅下降,现在维持在1.25万亿美元的水平。

而美国公布的日本持有美债规模是1.1万亿美元。

日本持有的美债数据,同样也有一部分是市场资金持有。

不过为了简便对比,我们假设日本持有的美债,全部为日本央行所持有,那么日本央行1.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,有1.1万亿美元都拿去买美债,占比高达88%。

这会导致一个问题,一旦日元大幅贬值,日本想抛售美元,买入日元护盘的时候,可能会因为手里的美元现金不够,而不得不主动抛售美债,来稳定日元汇率。

不过,我看到有不少人,之前我们3月增持美债的时候,就高呼要接盘。

结果5月我们大幅减持美债的时候,就又说是因为我们汇率贬值压力,才被迫抛售美债。

他们是把日本抛售美债稳定汇率的逻辑,直接套到我们身上。

但我们情况跟日本完全不同,这种生搬硬套,只是刻舟求剑而已。

(2)美国收割逻辑

去年我们外汇储备虽然也有一波下降,但很快又回升到原先水平,目前我们外汇储备有3.19万亿美元。

而我们当前持有的美债,经过过去这一年多的持续减持,现在是只剩下8467亿美元,占我们3.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26.5%。

所以,我们是完全没必要为了稳定汇率,就被迫抛售美债。

因为我们手里有大把的流动性美元现金,我们要稳定汇率是有充足的弹药。

日本则是因为88%的外汇储备都跑去买美债,那么汇率贬值,需要美元现金对冲时,就会因为缺乏美元,才不得不抛售美债。

所以,我们和日本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,还是得具体事情,具体分析,不能一概而论。

我们持有的美债,大都是以到期不续的方式来减持,这样就不会因为债券价格下跌,而出现亏损。

而日本这种一旦汇率大幅贬值,就不得不主动抛售美债变现,来稳定汇率的行为,会导致日本央行会因为美债价格下跌,一旦抛售,就会把浮亏变成实亏,这也是之前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。

日本央行去年,就为了稳定日元汇率,有过3次主动抛售美债,变现为美元后,主动买入日元救市,每次差不多要抛售200-300亿美元。

据美国银行估算,日本进行这样的干预行为最多只能10次,超过的话,会对日本的外汇储备安全构成极大威胁。

这里就存在美国收割日本的一个逻辑。

只要美联储继续加息,或者维持5%以上的高利率,那么基于日美利差,日元贬值压力就会增加。

这一重收割,是迫使日本央行为了稳定汇率,不得不抛售美债,把浮亏变成实亏,就相当于被收割。

第二重收割,就是增加市场抛售日债压力,迫使日本央行提高长期利率,从而增加日债危机爆发的风险。

一旦日债危机爆发,那么美国资本就可以用白菜价抄底,通过高卖低买的巨大价差,赚取超额利润。

这也可以解释,为何日本股市近期会如此疯涨,一般收割之前,都得推动对方资产价格泡沫华,涨得越高,后面跌下来的动能才会越强。

我们也就能理解,为什么美国明明通胀率已经大幅回落到3%,但美国这周四凌晨,仍然选择加息25基点。

并且鲍威尔还放鹰称,通胀比预期更有韧性,不排除9月加息的可能性。

虽然美国核心通胀率仍然比较高,还有4.8%。

不过美国周四加息25基点后,利率已经达到5.25%-5.5%区间,这用来抗通胀也差不多了。

但鲍威尔仍然不愿意说这是最后一次加息,仍然还要说不排除9月加息的可能性。

虽然市场并不相信鲍威尔这个说法,当前市场预期今年还要加息一次的概率是只有三分之一。

但我觉得市场是有些单方面乐观。

假如美联储加息,并不是单纯只为了通胀,抗通胀只是一个附带目标,或者给美联储加息提供一个合理的借口。

要是美联储加息主要是为了收割,那么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幅度,还有持续时间,是有可能低估的。

当然,美联储也并非没有死穴,假如美国金融市场率先爆发流动性危机,那么美联储就会被迫降息防水,那么美联储对外收割就会失败。

反之,如果日债危机、欧债危机率先爆发,包括美联储最主要盯着的我们假如先出问题,那么美国资本就可以通过金融操作实现收割。

判断谁先倒下,主要就是看谁先爆发债务危机。

说白了,仍然还是看谁先撑不住。

一个字,熬。

(3)一些感言

在当前这个熬鹰的阶段,我们自身会面临各方面的压力,包括对方也肯定会在我们舆论上发动各种进攻,去寻找我们各种软肋,放大我们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。

比如,本文里反驳的“因为汇率贬值压力,我们才被迫减持美债“说法,就是比较典型,这种看似“专业”,实则生搬硬套,是比较容易忽悠普通人。

我最近文章,也比较多去反驳经济和金融领域一些不实说法。

有人说,没必要去反驳。

对此,我是有些不同看法。

大家可以做沉默的大多数,但我作为还有一些影响力的作者,不能沉默。

否则,舆论高地,我们不去占领,别人就会占领。

我很少浪费时间去跟人对线,我更喜欢用更高效的方式去发出自己的声音,比如写文章、做视频。

我去反驳那些不实说法,

但我也只是尽量去发出一些理性的声音,这是一个聚沙成塔的效果,也有很多人在做同样的事情。

所以,我很喜欢鲁迅那段话:“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,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。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就令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。”

在当前这个全世界都在熬,都在拼命坚持的阶段,传导到我们普通人身上,都是沉甸甸的压力,大家压力都很大。

但越是艰难时刻,我们越需要团结,越需要顽强的韧性。

我们在对短期存在的困难和风险,要有充足预期的同时,也要都长远未来保持坚定信心。

虽然我们可能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,现实里也面临很大的压力,但我们一定不要自暴自弃。

经济运行都是有周期规律,不可能一直繁荣期,也不可能一直低谷期。

碰到低谷期,就是尽量提高风险意识,不要乱投资,多多学习提高自己技能,沉淀自己。

这样去慢慢熬过低谷周期,自然会有迎来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的时候,到时候我们才能厚积薄发,去抓住机会。

今天文章就到这里,大家可以在下方自愿赞赏,作为过去一个月文章的稿费,多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!

标签:

行业Geek Activity
精彩放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