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南宁云—南宁日报讯 6月7日9时,2023年高考正式开考,全市6万余名考生赶考。截至昨日17时,在全市教育、公安、卫健、气象、电力、工信等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我市7个考区平安顺利,考场秩序井然,试卷安全保密,考风考纪良好,交出平安“答卷”。
6月7日高考开考,我市6万余名考生赶考。图为在南宁市第二中学凤岭校区考点,考生们与老师击掌,加油鼓劲,自信赴考。记者 潘浩 摄
2023年,全市参加全国统考的人数为6.34万人,创历史新高。全市设7个考区,共55个考点2144个考场。为确保高考平安顺利,南宁市积极开展“2023高考护航行动”,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和市委、市政府的部署要求,联防联控,齐抓共管,依据职责分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。同时,南宁市加强对考点周边电磁环境和涉考有害信息的管控,派出无线电监控车辆对考试全过程进行监测,及时排除无线电作弊隐患,全面净化考试环境,坚决遏制和打击利用手机等高科技器材作弊行为。
今年高考,考生需接受“2+1”安检。记者在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建政校区竹塘教学点考点看到,第一道为人工安检,由考务人员使用金属探测仪对所有入场考生进行违规物品安全检查;第二道安检即考生须通过今年首次使用的智能安检门,接受检查是否携带违规物品;最后一道人工安检,即监考员在考场内再次对考生进行违规物品检查。整个安检过程全程在视频监控下进行并录音录像。
南宁市坚持以考生为本的原则,细致做好服务考生各项工作,营造“温馨高考”的浓厚氛围,切实保障考生平安顺利参加高考。据了解,我市制定了考点出行指南,并开展了城市客运交通行业2023年“爱心送考”活动。
在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和考场秩序稳定的前提下,南宁市为23名残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,切实保障残疾考生的合法权益。据了解,这23名考生中,有的申请延长考试时间,有的申请佩戴助听器进入考场,有的申请使用大字号试卷,还有视力残疾考生被允许携带光学放大镜。南宁市招生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对被允许延长考试时间的考生,我们的考试服务和考试标准与其他考场是一样的,即同样有两名监考员,考试结束后有专门的司铃铃声为他们服务。对肢体残疾、行动不便的考生,会有工作人员把他们从考点门口搀扶到考场内。”(莫俊 陈媚)
标签: